第三章 名句、名段及名篇默写
知识梳理
中职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
1.《劝学》
2.《师说》
3.《六国论》
4.《陋室铭》
5.《岳阳楼记》
6.《爱莲说》
(二)诗、词、曲
1.《关雎》 选自《诗经》
2.《伐檀》选自《诗经》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春望》
6.《行路难》
7.《将进酒》
8.《钱塘湖春行》
9.《琵琶行》
10.《无题》
11.《泊秦淮》12.《虞美人》13.《念奴娇·赤壁怀古》1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5.《雨霖铃》1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7.《天净沙·秋思》18.《沁园春·长沙》
(三)课外原文
1
劝 学
子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gǎo)暴(pù),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xǔg)乎已,则知(zhi)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gi)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
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i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gí)骥(i)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功在不舍。锲(giè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òu)。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áo),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师 说
韩 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ú)。”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己。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
六国论
苏 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sàng),率
(shuài)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yì),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iué)先祖父,暴(nù)霜露,斩荆(ing)棘(ií),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iè)。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qǐn)。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bào)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官然。古人云:“以地事奏,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iing)卿(qing)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泊(ii)牧以谗诛,邯(hán)郸(dān)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tǎng)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yàn)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D
陋室铭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i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
爱莲说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
关雎
《诗经》关关雎(iū)鸠(iiū),在河之洲。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逑(qiú)。参差荇(ximg)菜,左右流之。窈淑女,寤(wù)(mèi)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钟鼓乐(1è)之。
8
伐檀
《诗经》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sè),胡取禾三百廛(chán)分?
不狩不猎,胡瞻(zhān)尔庭有县(xuán)(huán)分?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sè),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xuán)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滑(chún)分,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sè),鰈鍩夲哢高取禾三百困(qūn)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què)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huàn)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酒江郊,高者挂冒(iuàn)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qimg)风定云墨色,秋天漠向昏黑。
布衾(qi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瓷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13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等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zi)欢谑(xuè)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gū)取对君酌(zhuó)。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4.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5.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dí)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付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抢(niǎn)抹复挑,初为《霓裳((nícháng)》后《六么(yāo)》。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i)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fǎng)悄无言,唯见
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hámá)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xi0)不知数。钿(diàn)头银(bi)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夫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pén)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ōu vāzhāo zhā)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6.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勒为探看(kān)。
17.
泊秦淮
杜
牧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8.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9.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郞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中,谈笑间,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1èi)江月。
2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g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1驁恧序
赁眛ㄖ阁霖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v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ǎi)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xi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乔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3鴣吠晋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4.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gě)争流。鹰击长空,问苍茫大地,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谁主沉浮?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è)飞舟?
知识清单
【附录1】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
1.树木类
松柏
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竹子
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如:“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旅筠轩》)可见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了。“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经论道。
柳树
柳--“柳”者 ,“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表达对分别的眷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起。”“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杨柳依依的岸边,离别之情油然而起。柳絮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若有相关问题,可以添加老师咨询~致尚升本zssbjy.com聚焦于成人学历提升培训(高职高考、专插本、高考复读等),秉承“做好课程做好老师、做好服务”的价值主张,通过科学的管理、雄厚的师资力量、别具一格的教学特色,先后帮助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圆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