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注册
手机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注】登录/注册即可免费查看/下载大纲真题噢~
  
广东自考《组织社会学》课程考试大纲 (00311)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3-11-19 | 501 次浏览 | 分享到:

广东省自学考试《组织社会学》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00311) 


目录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Ⅱ 考核目标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 题型举例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组织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组织建立、运行、变迁、发展及其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 组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视角,理解和把握组织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运用已掌握概念、理论和研 究方法分析组织现象、解决组织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增强学生通过表面现象揭示组织本质问题的逻辑思维 和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牢固掌握组织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系统掌握组织社会学的基本原理、理论视角以及基本分析方法,对组织社 会学的基本原理应能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 

2.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考生在熟悉组织理论的同时,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现实中组织现 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高考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运用组织理论促进组织良性运行的策略,增进其组织管理的领导能力; 

4.能运用所掌握的组织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组织目标、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等组织构成因素作出正确的 评价; 

5.注意培养自己的组织社会学思维方式,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组织社会学》与《社会学概论》、《社会研究方法》等课程具有密切的关系。社会学概论是一门应用性十分 广泛的社会科学,主要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展和规律,使 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社会学观察和解释社会现象的基本视角,培养独立提出和分析社会学问题的 能力。《社会研究方法》主要介绍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致力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方法论和批判性逻 辑的思维,同时帮助其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去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组织社会学》 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从社会学角度,运用社会学理论及社会学研究方法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组织 问题的交叉学科。主要致力于社会组织的建立、运行、变迁、发展及其规律研究。因此,学习本课程应先修过 《社会学概论》、《社会研究方法》等课程。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组织权力与冲突、组织的决策过程、组织的沟通过程、组织的领导过程。

次重点:组织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组织分类与研究方法、组织结构与设计。 

一般: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组织目标、组织群体及相互关系、组织文化、组织变迁、组织发展。 

难点:组织冲突、组织决策过程、组织沟通过程、组织社会学相关理论观点。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 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能够对大纲各章中知识点,如对有关显性目标、矩阵组织结构、非正式群体等名词识记,对组 织、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群体、组织文化、组织权力、组织冲突、组织决策、组织沟通、领导等概念定 义的记忆和理解,各章对有关组织社会学理论、研究方法、相关知识等有清晰、准确地认识,如组织沟通过 程、组织研究的系统方法的识记等。 

领会:能对组织社会学中相关组织概念、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群体、组织文化、组织权力、组织冲突、 组织决策、组织沟通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特征、主要方法、影响因素等正确理解,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与解 释,是较高层次要求。例如组织冲突可以分为基础性冲突与非基础性冲突,导致组织冲突的原因主要有目标上 的差异性、行为期待上的差异性以及价值资源分配上的差异性。 

简单应用:能运用组织结构、组织权力与冲突、组织决策、组织领导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采用组织系统分 析方法,对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组织权力与冲突、组织决策、组织领导等有关组织现象进行全面分析, 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改善策略。例如运用组织结构设计的原理及程序,分析组织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如何完善 等问题。 

综合应用:在对一些重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和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综合相关的知识点,分析和解决 比较复杂的问题。例如,对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的系统分析;综合分析组织案例中组 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沟通、组织冲突以及组织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它们对组织发展的影响作 用,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完善策略。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并识记组织社会学、组织以及正式组织的概念;领会并掌握组织的运转过程以及组织与社会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1.1组织社会学概述

1.1.1 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1.2组织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1.1.3组织社会学的研究特点

1.2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转过程

1.2.1 组织的概念

1.2.2组织的运转过程

1.2.3组织与社会的关系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组织社会学概述

识记:①组织社会学的概念。

领会:①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任务。

·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转过程

识记:①组织的概念;②正式组织的概念。

领会:①组织的运转过程;②组织是社会的基本结构。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组织社会学、组织、正式组织的概念,组织的运转条件以及组织与社会的关系。

本章难点:掌握组织的运转条件,并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组织现象。


第二章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不同组织理论流派的主要理论观点,理解不同组织理论流派之间的理论脉络,明确各理论的现实价值。同时,运用不同组织理论分析和解释组织现象。


二、课程内容

1.1组织理论发展过程概述

1.1.1几个相关学科的研究角度

1.1.2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

1.2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1.2.1理论背景和研究主题

1.2.2主要理论观点

1.2.3 对理性系统组织理论的综合评价

1.3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1.3.1理论背景和研究主题

1.3.2主要理论观点

1.3.3 对自然系统组织理论的综合评价

1.4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1.4.1理论背景和研究主题

1.4.2主要理论观点

1.4.3 对开放系统组织理论的综合评价

1.5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

1.5.1理论背景和研究主题

1.5.2主要理论观点

1.5.3 对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的综合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组织理论发展过程概述

识记:①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

(二)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领会:①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②法约尔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③韦伯关于科层制的基本观点。

简单应用: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释组织现象。

(三)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领会:①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②组织协作理论的主要观点。

简单应用: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释组织现象。

(四)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领会:①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②制度主义的主要观点;③组织环境理论的主要观点。

简单应用: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释组织现象。

(五)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

领会:①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②组织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③社会网络理论的主要观点。

简单应用: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释组织现象。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掌握不同组织理论流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本章难点:理解不同组织理论流派之间的理论脉络,明确各理论的现实价值。运用不同组织理论分析和解释组织现象。


第三章组织分类与研究方法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并识记组织的几种不同分类方案;掌握组织研究的系统方法,并能够运用其分析组织现象和组织问题。


二、课程内容

1.1一般组织的分类原则

1.1.1帕森斯的分类方案

1.1.2布劳和斯科特的分类方案

1.1.3埃特奥尼的分类方案

1.2我国社会组织的方案

1.2.1 以产业为基础进行的分类

1.2.2按照职能进行的分类

1.3组织研究的系统方法

1.3.1组织与系统

1.3.2组织系统的分析层次

1.3.3系统分析的使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般组织的分类原则

识记:①帕森斯的分类方案,组织的四种类型;②布劳和斯科特的分类方案,组织的四种类型;③埃特奥尼的分类方案,组织的三种类型。

(二)我国社会组织的方案

识记:①以产业为基础进行的三种组织分类类型;②按照职能进行的三种组织分类类型。

(三)组织研究的系统方法

领会:①组织系统的分析层次;②系统分析可能引|发的问题。综合应用: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组织现象。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了解组织的不同分类方案。

本章难点:掌握组织研究的各种方法及其在使用上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运用组织研究方法分析组织现象。


第四章组织目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识记组织目标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影响组织目标制定的因素、组织目标制定的方法与原则。同时,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帮助组织制定合适的组织目标。


二、课程内容

1.1组织目标概述

1.1.1组织目标的含义

1.2影响组织目标制定的因素

1.2.1文化环境对目标的影响

1.2.2组织内部因素对目标的影响

1.2.3组织参与者对目标的影响

1.3组织目标制定的方法与原则

1.3.1 组织目标制定的基本原则

1.3.2组织目标制定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组织目标概述

识记:①组织目标的含义。

(二)影响组织目标制定的因素

领会:①文化环境、组织内部因素、组织参与者对整体组织目标的影响。

(三)组织目标制定的方法与原则

领会:①组织目标制定的三项基本原则;②组织目标制定的方法。

简单应用:①运用组织目标的制定方法及原则帮助组织制定合适的组织目标。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理解并掌握影响组织目标制定的因素、组织目标制定的方法与原则。

本章难点:结合所学知识帮助组织制定合适的组织目标。


第五章组织结构与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识记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水平分化、组织设计的含义,了解并掌握组织结构的四个要素、组织设计的程序以及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同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合适的组织结构和形式。


二、课程内容

1.1组织结构概述

1.1.1组织结构的传统研究

1.1.2组织结构的要素分析

1.2组织结构的分化与整合

1.2.1 组织结构的水平分化与整合

1.2.2组织结构的垂直分化与整合

1.3组织设计的性质、原则与程序

1.3.1组织设计的性质

1.3.2组织设计的原则

1.3.3组织设计的程序

1.4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

1.4.1直线式职能制结构形式

1.4.2矩阵组织结构形式

1.4.3事业部制组织形式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组织结构概述

识记:①组织结构的含义;②组织结构的四个要素。

领会:①组织结构的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二)组织结构的分化与整合

识记:①组织结构水平分化的含义。

领会:①水平分化整合过程的四个阶段;②垂直分化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简单应用: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组织类型的基本结构;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诊断组织结构的状态。

(三)组织设计的性质、原则与程序

识记:①组织设计的含义。

领会:①组织设计的八个基本程序,以及每个程序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四)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

领会:①组织设计三种基本形式以及不同组织设计形式之间的区别。

综合应用: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合适的组织结构和形式。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了解并掌握组织结构的四个要素、组织设计的程序以及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

本章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合适的组织结构和形式。


第六章组织群体及相互关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识记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含义,领会群体现象的产生以及群体冲突的产生原因;掌握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理解管理者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内的群体冲突和矛盾。


二、课程内容

1.1群体概述

1.1.1群体含义

1.2群体之间的关系

1.2.1群体关系的制约因素

1.2.2群体冲突的原因

1.2.3群体冲突后果及处理方法

1.3组织内的非正式群体

1.3.1非正式群体

1.3.2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群体概述

识记:①群体的含义。

(二)群体之间的关系

领会:①群体现象的产生;②群体冲突产生的原因。

简单应用: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如何处理群体冲突。

(三)组织内的非正式群体

识记:①非正式群体的含义。

领会:①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②管理者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领会群体现象的产生以及群体冲突的产生原因;掌握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理解管理者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内的群体冲突和矛盾。


第七章组织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识记组织文化的概念,领会并掌握组织文化的类型划分、组织文化的十大研究步骤、组织文化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同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文化调查和分析。


二、课程内容

1.1组织文化概述

1.1.1 组织文化的概念

1.1.2组织文化的类型

1.2组织文化的研究

1.2.1组织文化的研究步骤

1.2.2组织文化的研究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组织文化概述

识记:①组织文化的概念。

领会:①桑南菲尔德组织文化的四种类型。

(二)组织文化的研究

领会:①组织文化的十大研究步骤;②组织文化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

简单应用: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文化调查和分析。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领会并掌握组织文化的类型划分、组织文化的十大研究步骤、组织文化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文化调查和分析。


第八章组织权为与冲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识记组织权力、组织冲突的概念界定,领会并掌握组织权力的类型、组织权力的制约因素以及组织冲突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同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案例中组织冲突产生的现实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二、课程内容

1.1组织权力概述

1.1.1 相关概念

1.1.2组织权力类型

1.2权力的制约因素及影响

1.2.1权力的制约因素

1.2.2权力的影响

1.3组织冲突

1.3.1组织冲突的概念

1.3.2组织冲突的原因

1.4 组织冲突的解决办法

1.4.1组织冲突的解决办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组织权力概述

识记:①组织权力的概念界定。

领会:①组织权力与影响、权威、职权等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②组织权力的七种不同类型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二)权力的制约因素

领会:①组织权力的三种制约因素,以及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组织冲突

识记:①组织冲突的概念界定。

领会:①组织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目标上、行为期待上以及价值资源分配上的差异性。综合应用: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案例中组织冲突产生的现实原因。

(四)组织冲突的解决办法

领会:组织冲突的三种常见方法,以及每种方法适用的情境和利弊。

综合应用:①运用所学知识,为组织案例中提出解决组织冲突的对策建议。


四、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领会并掌握组织权力的类型、组织权力的制约因素以及组织冲突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案例中组织冲突产生的现实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第九章组织的决策过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识记决策的概念界定,领会并掌握纯理性模式和有限理性模式的基本观点、组织决策的主要程序、群体决策特点、问题及主要方法。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决策过程是否规范、合理,并提出完善建议。


二、课程内容

1.1 决策概述

1.1.1决策概念与理论观点

1.1.2决策类型

1.2组织决策的程序

1.2.1 明确问题与目标

1.2.2信息收集与处理

1.2.3方案的制订与选择

1.2.4方案实施与评价

1.3群体决策的特点与i问题

1.3.1群体决策的特点

1.3.2群体决策的问题

1.4组织决策的方法和技术

1.4.1 头脑风暴法

1.4.2列单法

1.4.3 德尔菲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决策概述

识记:决策的概念界定。

领会:①纯理性模式和有限理性模式的基本观点。

(二)组织决策的程序

领会:①组织决策的四个主要程序。

简单应用: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案例中组织决策是否规范、合理。

(三)群体决策的特点与问题

领会:①群体决策的五大特点;②群体决策的三大问题。(四)群体决策的方法和技术

领会:头脑风暴法、列单法、德尔菲法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要求。

综合应用: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群体决策方法和技术帮助组织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四、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领会并掌握纯理性模式和有限理性模式的基本观点、组织决策的主要程序、群体决策特点、问题及主要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决策过程是否规范、合理,并提出完善建议。


第十章组织的沟通过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识记组织沟通的含义以及组织沟通的类型,领会并掌握组织沟通的步骤、类型以及信息沟通障碍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互联网时代应如何提高组织沟通效率。


二、课程内容

1.1组织沟通概述

1.1.1组织沟通的含义

1.1.2组织沟通的过程

1.2组织沟通的类型

1.2.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1.2.2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

1.2.3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1.3信息沟通的障碍

1.3.1感知障碍

1.3.2语言歧义

1.3.3信息过量

1.3.4 地位差异

1.3.5其他因素

1.4改善沟通的技术方法

1.4.1 沟通步骤

1.4.2表达技巧

1.4.3换位思考

1.4.4动作语言

1.4.5接收和反馈

1.4.6写作技巧

1.4.7沟通制度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组织沟通概述

识记:①组织沟通的含义。

领会:①组织沟通的六个步骤以及每—个步骤之间的关系。

(二)组织沟通的类型

识记:①组织沟通的不同类型。

领会:①不同组织沟通之间的区别与联系;②不同组织沟通方式的优势与劣势。

(三)信息沟通的障碍

领会:①感知障碍的产生原因;②语言歧义的产生原因。

(四)改善沟通的技术方法

领会:①改善沟通的基本方法。

简单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互联网时代应如何提高组织沟通效率。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领会并掌握组织沟通的步骤、类型以及信息沟通障碍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互联网时代应如何提高组织沟通效率。


第十—章组织的领导过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识记领导工作、领导者、领导力的含义,领会并掌握权变理论、达标理论、情境领导理论的主要理论观点;领导力的提升方法。同时,运用所学领导模式理论,分析组织领导行为。


二、课程内容

1.1领导概述

1.1.1领导与领导工作

1.1.2领导职能

1.2领导模式理论

1.2.1权变理论

1.2.2达标理论

1.2.3 情境领导理论

1.2.4 归因理论

1.3领导工作与领导力

1.3.1组织协作

1.3.2理智劝导

1.3.3 领导力提升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领导概述

识记:①领导工作的含义;②领导者的含义。

(二)领导模式理论

领会:①权变理论的主要理论观点;②达标理论的主要理论观点;③情境领导理论的主要理论观点。

简单应用:①运用所学领导模式理论,分析组织领导行为。

(三)领导工作与领导力

识记:领导力的含义。

领会: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如何提升领导力。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权变理论的主要理论观点;达标理论的主要理论观点;情境领导理论的主要理论观点;领导力的提升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领导模式理论,分析组织领导行为。


第十二章组织变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领会并掌握组织变迁的原因、阻力以及组织变迁的基本过程。同时,运用本章知识,分析如何能够使各类组织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变化。


二、课程内容

1.1组织变迁概述

1.1.1组织变迁的原因

1.1.2组织变迁的阻力

1.2组织变迁的过程

1.2.1 准备与计划阶段

1.2.2试验与推广阶段

1.2.3评价与巩固阶段

1.3组织变迁应注意的问题

1.3.1变迁的措施问题

1.3.2变迁的观念问题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组织变迁概述

领会:①组织变迁的原因;②组织变迁的阻力。

(二)组织变迁的过程

领会:①组织变迁的三个阶段。

·组织变迁应注意的问题

领会:①组织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综合应用:①运用本章知识,分析如何能够使各类组织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变化。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组织变迁原因、阻力;组织变迁的过程。

难点:运用本章知识,分析如何能够使各类组织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变化。


第十三章组织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识记组织发展的含义,领会并掌握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组织的变化及特点以及未来网络组织的基本特征。


二、课程内容

1.1组织发展概述

1.1.1 社会变迁与组织发展

1.1.2组织发展的含义

1.1.3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及特点

1.2未来网络组织的特征

1.2.1等级制逐渐消失

1.2.2组织形态的扁平化

1.2.3组织权力的分权化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组织发展概述

识记:①组织发展的含义。

领会:①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组织变化及特点。

(二)未来网络组织的特征

识记:①未来网络组织的三大特征。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新时代青景下的中国社会组织变化及特点、未来网络组织的三大特征。

难点: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组织变化及特点。


Ⅳ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定体现。


三、关于自学教材

《组织社会学》,于显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4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

自学者首先应系统地学习各章内容,掌握要求识记的概念,深入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知识点,掌握重点。

2科学学习方法,明确相关概念、方法之间的关系

考试前梳理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之间的关系,便于记忆、加深理解,从而掌握分析组织现象、组织问题的理论、方法。例如第五章,首先明确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分化、组织结构整合等概念,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及程序、基本形式,即可更好地掌握组织结构分析及设计方法。

3.深入理解教材例题,正确处理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的关系

组织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分析组织现象及组织问题,自学者对教材中的例题应深入理解。例如第八章组织权力与冲突,应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认识组织冲突,并提出解决组织冲突的若千方法,分析每种方法的利弊。同时,还可以运用组织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各类组织(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自学者做到学以致用。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帮助自学者梳理重点、次重点以及—般内容之间的关系

助学者在辅导时应帮助自学者梳理重点、次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之间的关系,在他们全面掌握全部考试内容的基础上,深入领会组织权力与冲突、组织的决策过程、组织的沟通过程、组织的领导过程等重点内容,理解并掌握组织的运转过程,分析组织现象及组织问题。

⒉注意培养自学者应用知识的能力

组织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应用性比较强,助学者应帮助自学者了解组织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组织研究方法、组织结构、组织决策、组织领导等基础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应用,并引导自学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适当增加─些例解培养自学者对理论、方法应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组织分析应用能力。

3.建议每学分2-3个助学学时。

4.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社会助学者应根据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防止考生自学中出现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60分及格。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6.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附录题型举例


—.单项选择题

1.在组织中,通过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

A.正式群体B.任务群体C.命令群体D.非正式群体


二、多项选择题

1.组织目标制定的基本原则有( ).

A.互惠原则

B.评估原则

C.有效原则

D.最优原则

E.选择原则


三、名词解释

1.组织设计


四、简答题

1.简述组织沟通的过程。


五、论述题

1.试述达标理论的核心观点。


六、案例分析

1.某制药厂生化室主任,是20世纪60年代上海科技大学的毕业生,曾因家庭出身不好被下放农村,1979年才落实政策回城。他来药厂后不久,厂领导就让他带队到首外某兄弟单位搞科研。领导的信任与重用,使他大吃一惊。厂领导便鼓励他:“你不用担心,科研成功了是你的功劳,失败了由我们负责。”领导的这番话使这位饱经风霜的中年知识分子,放下了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圆满地完成了科研任务。自1980年进厂以来,他先后主持并成功研制了尿蛋白、尿糖和隐血试纸,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并获得了国家和省市科技成果奖。

问题:

1.根据需要理论说明这位主任是如何受到激励的?

⒉根据Y理论来分析厂领导的领导行为。


广东自考《组织社会学》课程考试大纲(00311)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同学们对于广东自考相关问题还有疑问,可以添加老师咨询~致尚升本www.zssbjy.com    聚焦于成人学历提升培训(高职高考专插本、高考复读等),秉承“做好课程做好老师、做好服务”的价值主张,通过科学的管理、雄厚的师资力量、别具一格的教学特色,先后帮助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圆梦大学。


3+证书高考最新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