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设计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04847)
目录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Ⅱ 考核目标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 题型举例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主要研究设计与管理之间的相互关 系、设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如何实现设计的最大价值。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基本目的是向学生介绍最新的设计管理的原理与方法,指导学生对产品设计的整体把握,为 进入企业 后从事设计管理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解决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综合规划思维能力。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使得考生能够:
1. 使学生能够掌握设计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 通过设计与经济发展、设计与决策、设计与组织创新、设计与项目管理等知识的学习;
3. 能够正确地理解设计理念、正确地选择设计方向和设计策略;
4. 有效地利用设计资源并发挥出设计最大的价值;
5. 为进一步学习工业设计及知识打下基础。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设计管理是为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质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深 入理解设计管理的理论体系,加深学生对设计功效的理解,掌握设计战略和企业形象管理内容并加以应用。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重点包括:
1.掌握设计管理的相关基础概念,了解设计管理的性质、研究对象和方法任务;
2.设计管理在 设计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3.掌握设计管理的理论体系框架和设计管理的基本特征;
4.掌握不同设计战略类型和 企业形象计划的管理方法;
5.理解设计活动的基本操作程度,掌握设计项目的管理方法。
本课程的难点包括:
1.能够从设计师和管理者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设计管理及其作用和重要性;
2.具备设计策 略制定、团队合作的能力,能够针对设计项目进行问题发现、分析、定义,并具备设计分析、概念设定、验证 评价方面的能力;
3. 掌握设计组织运作与创新管理、企业经营战略制定与设计战略管理、设计项目管理、设计 评估等相关设计管理方法。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 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能够对大纲各章中知识点,如能够了解设、工业设计、管理、设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性;设 计管理的内容、层次及重要性、设计管理者。能够了解设计管理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掌握设计战略、设计 策略、设计计划的基本概念;掌握企业形象、品牌形象和产品形象的概念及构建、评价方法等。
领会:能够了解项目管理、设计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设计项目管理的程序、方法与实务,以及设计项目 团队的管理。能够了解设计评估在企业设计活动中的角色;掌握设计评估的要项和范围:掌握设计项目评估各 阶段的内容作用。能够了解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掌握设计沟通的渠道种类和沟通形式。
简单应用:能够了解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掌握知识产权、专利、设计合同的基本概念:了解如何 申请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了解如何进行专利检索和专利规避:了解如何利用专利手段进行新产品开发; 了解设计合同的基本内容。
综合应用:结合具体的设计管理的案例,全面解析设计管理和设计变革如何作用于企业的设计历程,为后续的 设计活动和职场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设计管理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加深学生对设计和管理的认知,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了解作为设计者或设计管理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二、课程内容
1.1设计与工业设计
1.1.1设计与设计思维
1.1.2工业设计
1.1.3工业设计的范畴
1.1.4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
1.1.5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概况
1.2管理
1.2.1管理的定义
1.2.2管理的作用
1.2.3管理的特征
1.2.4管理与设计的关系
1.3设计管理
1.3.1设计管理的概念
1.3.2设计管理的内容
1.3.3设计管理的层次
1.3.4设计管理者
1.3.5设计管理教育概述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设计与工业设计
识记:①设计思维;②工业设计;③现代工业设计特征。
领会:①设计与设计思维的关联;②设计思维与工业设计的关联;③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二)管理
识记:①定义;②作用;③特征。
领会:管理与设计的关系
(三)设计管理(次重点)
识记:①概念;②内容;③层次;④设计管理者。
领会:设计管理各层次定义的关联性
四、本章重点、难点
掌握设计、管理、设计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了解设计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了解设计管理层级的划分。
了解设计管理对设计类学生的重要性。
第二章企业层面的设计管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潮流,将企业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正确构建企业、品牌形象。
二、课程内容
2.1设计管理与企业经营
2.1.1设计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1.2企业的四“O”经营模式及其与设计的关系
2.1.3设计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2.1.4设计管理对设计创新的促进作用
2.1.5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设计管理的方法框架
2.1.6设计管理对我国企业的重要意义
2.2设计战略
2.2.1设计战略、设计策略与设计计划
2.2.2设计战略的类型
2.3形象设计管理
2.3.1企业形象设计管理
2.3.2品牌形象设计管理
2.3.3产品形象设计管理
2.4设计部门的管理
2.4.1设计组织的类型
2.4.2设计组织的结构形态
2.4.3企业对设计部门的管理
2.4.4设计部门的构成和业务内容
2.4.5设计部门的人员构成
2.5设计师管理
2.5.1设计币的类型
2.5.2设计管理者
2.6设计创新风险管理
2.6.1设计创新风险分析
2.6.2设计创新风险防范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设计管理与企业经营(次重点)
识记:①地位和作用;②四“O”经营模式;③方法框架。
领会:①设计管理的促进作用;②创新的意义;③对我国企业的意义。
(二)设计战略(次重点)
识记:①战略和策略;②类型。
领会:①设计计划;②战略和策略的关联。
(三)形象设计管理(次重点)
识记:①企业形象设计;②品牌形象设计;③产品形象设计。
领会:各类形象设计管理的关联
简单应用:针对管理理论和实际考量进行形象设计
(四)设计部门的管理(次重点)
识记:①类型;②结构形态;③构成和业务内容;④人员构成。
领会:设计部门管理的关联
(五)设计师管理(一般)
识记:①类型;②设计管理者。
领会:各类型管理者的关联
(六)设计创新风险管理(重点)
识记:①分析;②防范。
领会:风险管理
简单应用:针对管理理论和实际考量进行设计风险分析
综合应用:利用上述各层面管理理论进行企业设计管理考量和分析
四、本章重点、难点
掌握设计战略、设计策略.设计计划的基本概念。
了解设计战略的种类。
了解设计对品牌建设的作用。
掌握企业形象、品牌形象和产品形象的概念及构建.评价方法。
了解设计创新的风险有哪些以及企业应如何防范设计创新的风险。
第三章项目层面的设计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引入具有中国特色设计项目管理的案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大势,引导他们坚定“四个自信”,通过理论、案例和事实等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
3.1项目管理概述
3.1.1项目的定义和特点
3.1.2项目管理
3.1.3项目的生命周期
3.1.4项目管理的作用
3.2设计项目管理概述
3.2.1设计项目的定义
3.2.2设计项目生命周期
3.2.3设计项目管理
3.2.4设计项目管理程序与方法
3.3设计项目团队管理
3.3.1设计项目组织形式
3.3.2设计团队
3.4设计项目进度管理
3.4.1制订合理的计划
3.4.2进度控制
3.5设计知识管理
3.5.1面向设计领域的知识管理系统
3.5.2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层级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项目管理概述(次重点)
识记:①定义和特点;②生命周期;③作用。
领会:项目管理的意义
(二)设计项目管理概述(次重点)
识记:①定义;②生命周期;③程序与方法。
领会:设计项目管理的意义
(三)设计项目团队管理(次重点)
识记:①组织形式;②设计团队。
领会:团队管理的过程
简单应用:利用理论和实际考量组织设计项目团队
(四)设计项目进度管理(次重点)
识记:①计划制订;②进度控制。
(五)设计知识管理(重点)
识记:①管理系统;②层级。
领会:各系统层级的关联
综合应用:利用上述各层面管理理论进行项目设计管理考量和分析
四、本章重点、难点
了解项目的定义、项目的特征、项目的生命周期及项目的生命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掌握项目管理的定义和作用;设计项目的定义。
掌握设计项目管理的程序。
了解如何控制设计项目的进度和对设计项目进行管理。
第四章设计评估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评估方法、内容和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监管与被监管意识;认识到公平公正在评估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作为评估者,所应具有的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
4.1设计评估概述
4.1.1评估
4.1.2企业评估的种类
4.1.3设计评估
4.1.4设计评估的作用
4.1.5设计评估的执行步骤
4.1.6设计评估报告
4.1.7设计评估的人力需求
4.2设计项目的评估
4.2.1设计项目风险分析
4.2.2设计项目评估
4.2.3设计项目评估人员
4.3委外设计项目的评估
4.3.1委外设计项目
4.3.2委外设计项目评估的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设计评估概述(重点)
识记:①种类;②作用;③执行步骤;④报告;⑤人力需求。
领会:设计评估过程论述。
(二)设计项目的评估(次重点)
识记:①风险分析;②评估人员。领会:设计项目的评估过程论述。
简单应用:对设计项目进行评估分析
(三)委外设计项目的评估(一般)
识记:①组织形式;②设计团队。
四、本章重点、难点
掌握评估、设计评估的基本概念:。
掌握设计评估的要项和范围。
了解设计评估的层级,掌握设计项目评估各阶段的内容及作用。
了解如何对委外项目进行评估。
第五章设计沟通
—、学习目的与要求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认同,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四个自信”;掌握—定的管理与沟通技巧。
二、课程内容
5.1管理与沟通
5.1.1管理与沟通的关系
5.1.2项目沟通
5.2设计沟通
5.2.1设计沟通的内容
5.2.2设计沟通的种类
5.2.3影响设计沟通的因素
5.2.4设计沟通渠道
5.2.5设计沟通的形式
5.2.6设计沟通媒介
5.2.7设计项目沟通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管理与沟通(次重点)
领会:管理与沟通的关系
(二)设计沟通(重点)
识记:①内容;②种类;③因素;④渠道;⑤形式;⑥媒介。
领会:设计沟通各层面的关联
四、本章重点、难点
了解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了解项目沟通的形式。
了解设计沟通的种类和现代设计沟通的媒介。
第六章设计法规管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强化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增强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培养学生在生活、工作中运用法律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6.1知识产权
6.1.1知识产权的概念
6.1.2知识产权的特征
6.1.3知识产权的作用
6.2专利
6.2.1专利的概念及分类
6.2.2专利的特点
6.2.3我国专利的分类
6.2.4授予专利需要具备的条件
6.2.5专利的作用
6.2.6专利检索与专利规避
6.2.7专利的申请
6.2.8新产品开发与专利手段
6.2.9产品外观设计侵权判断
6.3设计合同
6.3.1合同
6.3.2合同的作用
6.3.3合同的形式
6.3.4设计合同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知识产权(次重点)
识记:①概念;②特征;③作用。
(二)专利(次重点)
识记:①概念及分类;②特点;③条件;④作用;⑤申请;⑥手段;⑦判断。
领会:专利各更面的关联
(三)设计合同(重点)
识记:①作用;②形式。
简单应用:设计合同生成
四、本章重点、难点
掌握知识产权、专利、设计合同的基本概念。
掌握专利的分类、特点和作用。
了解如何申请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了解如何进行专利检索和专利规避;如何利用专利手段进行新产品开发。
了解设计合同的基本内容。
第七章设计管理综合案例解忻
—、学习目的与要求
全面了解和掌握设计管理和设计变革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二、课程内容
7.1三星电子简介
7.2三星的设计创新历程
7.2.1新经营
7.2.2两次设计革命
7.2.3产品设计
7.2.4设计团队
7.2.5品牌提升
7.2.6专利之惑
7.2.7设计新时代
7.2.8对我国的启示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三星电子简介
识记:①概念;②特征。
(二)三星的设计创新历程
识记:①经营;②产品设计;③品牌提升;④专利之惑;⑤启示。
综合应用:利用三星案例的启示对设计管理案例进行分析
四、本章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的设计管理的案例,全面解析设计管理和设计变革如何作用于企业的设计历程。
IⅣ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定体现。
三
、关于自学教材
《设计管理》,李艳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20年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学习对象成人在职业余自学的情况,结合本专业的要求、本课程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种学习方法指导考生如何进行自学。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在助学活动中要强调注意正确引导、把握好助学方向,正确处理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系。
(—)帮助自学者梳理重点和—般内容之间的关系
系统地介绍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企业层面的设计管理、项目层面的设计管理、设计评估、设计沟通、设计法规管理及综合案例。设计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设计战略、设计政策、设计组织、设计活动、设计风险等的管理。
(二)注意培养自学者应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管理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各种设计活动,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被合理化和组织化。另外,设计管理还要负责处理设计与其它管理功能的关系,并负责有效地使用设计师。
在设计管理的过程中,设计管理者扮演了组织者、协作者、整合者、同中求异者、传达沟通者及媒介者等诸多角色。本章在管理学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设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课程理论框架完整清晰,密切联系实际,汇集了大量的当代经典设计案例与图片,图文并茂、内容新颖、案例丰富,紧跟时代发展。既包括苹果、三星、乐高、中国航空、IBM、斯沃琪、大众汽车、阿莱西等国际著名企业,也包括IDEO、frog、浪尖、浩汉、早晨等国内外知名设计公司。它们在设计管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都值得我们深入体会和思考。
(三)建议每学分1个助学学时。
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⒉.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予以体现。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60分及格。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般为:2:3:3:2.
6、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包括时代性、创新性和( )。
A、通用性B、便捷性C、广泛性D、经济性
二、名词解释题
1、企业产品战略
2、设计策略
三、简答题
1、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管理的特征有哪些?
四、论述题
1、设计创新有哪几种类型?
五、案例分析题
1、苹果公司是一个非常注重设计创新的公司,要构建产品一致性的形象,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广东自考《设计管理》课程考试大纲(04847)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同学们对于广东自考相关问题还有疑问,可以添加老师咨询~致尚升本www.zssbjy.com 聚焦于成人学历提升培训(高职高考专插本、高考复读等),秉承“做好课程做好老师、做好服务”的价值主张,通过科学的管理、雄厚的师资力量、别具一格的教学特色,先后帮助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圆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