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技能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广东紧紧围绕产业布局优化技能人才结构,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扩大技能人才有效供给,基本建成全国最大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积极推动广东技工与广东制造共同成长,近5年超百万毕业生成为产业工人,每年均有大批技校毕业生入职LG、西门子、广汽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为广东制造业当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技能人才力量。
在全省技工院校中,技师学院41所,在校生36.7万人;高级技工学校14所,在校生7.8万人;技工学校93所,在校生20.7万人。
公办院校76所,民办院校72所。
校均规模为4483人/所。
依托技工院校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9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6个。
共有75所技工院校纳入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院校及建设专业名单,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创建2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5所培育单位和30所示范性技工学校。
开展“强师工程”,全省共投入“强师工程”资金约1.5亿元,建设广东省技工教育师资培训学院,培训教师约3.78万人次;畅通教师发展通道,共有125名教师获评正高级职称。
推动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加快基础建设,广州、江门、清远、湛江、阳江等市技工院校新校区建设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
推动厅属技工院校做大做强,将15所技工院校整合为7所并全部成为技师学院。
首创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被写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成为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签约大会,推动全省技工院校与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800多家大型企业合作,联合省发改委、省教育厅认定1223家企业为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
成立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共有成员175个。
4个技工教育联盟(集团)成功列入人社部确定的第一批示范性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建设院校名单。
每年培养输送技能人才超过1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7万人。
构建与广东省2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相匹配的技工教育专业集群。
支持建设技工教育省级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截至2023年8月,省级财政部门共投入4.8亿元建设283个省级重点专业和60个特色专业。
率先开展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革试点并取得圆满成功,把支部建在系上,在技师学院建立党委(组织)议事制度。
建设883个思政教育教学实践基地。
推动省委、省政府出台“广东技工”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技工教育相关重大政策。
近年来广东省技工教育专项资金规模从每年9.4亿元增加到10.8亿元。
近3年仅省本级财政投入技工教育的专项资金达31亿元,吸引更多资源要素向技工教育领域集聚。
率先明确技师学院视同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层次。
制定实施技工院校版的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参考目录,打破了技工院校毕业生入编事业单位的制度壁垒,助力技工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近三年,每年约42万名农村、县镇户籍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接受技工教育,约2.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享受了国家助学金。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与西藏林芝市签订对口帮扶林芝市技工学校项目协议书,“一对一”援建林芝市技工学校,学校于2022年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
对新疆喀什技师学院进行精准援建,喀什技师学院办学用地由75亩扩增至630亩,建筑面积由5万平方米扩增至21万平方米,学院在校生由不足2000人扩增至10000余人,教职工由165人扩增至500余人,有力打造了技工教育援疆“精品工程”。
来源:南方网
如对“3+证书”有任何疑问,可以扫下方的二维码添加老师的微信进行咨询噢~致尚升本zssbjy.com聚焦于成人学历提升培训(高职高考、专插本、高考复读等),秉承“做好课程做好老师、做好服务”的价值主张,通过科学的管理、雄厚的师资力量、别具一格的教学特色,先后帮助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圆梦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