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3+证书成为中职生的主流升学渠道,每年报名的同学数量也不断暴涨。但由于报考人数的增加,加之考试难度加大,考上理想大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许多同学感到无望,直呼没书读。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备考,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考试环境。同时,针对政策变化和考试难度的提高,同学们需要在备考策略上进行调整和完善,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实现全面提高。只有坚持努力和积极进取,才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大学入学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达成升学的梦想。一同了解近年来广东3+证书的转变和发展,探索其政策和制度的变化。
◆ 人社部门授权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原本的21种增加了证书种类,现囊括了52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022年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可同时填报本专科批次志愿;2023年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中职学段三年级学生,只能填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层次的志愿。◆ 明确各院校“3+证书”考试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得低于本年度申报的省内招生总计划(不含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中高职三二分段转段及五年一贯制转段,下同)的25%。(扩招,2022年是20%)。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近年来“广东3证书”所发生的六大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对我们选择和取得证书也会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变化前
2019年前,能用于报名3+证书考试的证书只有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组考颁发的14种专业技能课程考试和全国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2019年后,证书种类丰富多样,同学们考证机会和选择增多,院校录取学生时更具针对性和专业化。所以,考生获得下列5类证书之一,就可以参加报考:

退役士兵只需退役证,参加全省统一文化科目考试,不设证书要求。变化前
2019年3+证书考试院文件要求所有高职院校的3+证书计划不能低于总计划15%。2020年起3+证书计划不能低于总计划20%,同时开设自主招生的院校自主招生必须安排5%计划招收中职(含中技)考生。2023年考试院再次提高比例,要求各院校“3+证书”考试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得低于本年度申报的省内招生总计划的25%。2023年,本科计划1110人,专科121896人,相比2020年增加近6万计划

3+证书分本科、专科两个批次:
本科批次:设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1个专业志愿,不设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专科批次:按考生类型分中职生批次设3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退役军人批次设1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西藏新疆班:设1个院校专业志愿,1个专业志愿,不设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当考生所填专业均已录满时,院校依据考生填报的是否服从专业志愿调剂情况进行专业调剂录取。专业调剂录取只能在考生被投档的院校专业组内未录满专业中按院校录取原则进行调剂录取。

变化前
改革前,3+证书考试时间是每年6月7-8日,与全国普通高考在夏季同期进行,招生录取工作也与普通高考基本一致。2019年,省教育厅、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发出《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明确指出把3+证书归类为春季高考,考试时间调整到了每年的春季进行。

2023年3+证书报考人数再创新高,2023总报名人数超16.6万,相比2018年的4.9万人增幅巨大,超10万人。中职生参加3+证书可填报全日制本科或专科大学,毕业证与高中生参加高考入学是一致的,3+证书已成为广东中职生主流的升学方式,预计2024年3+证书报名人数将再创新高!
2018年:“3+证书”考生4.98万,录取2.4万人2019年:“3+证书”考生5.19万,录取4.42万人2020年:“3+证书”考生6.9万左右,录取5.4万人左右2021年:“3+证书”考生9.3万左右,录取7.4万人左右2022年:“3+证书”考生12.5万左右,录取9.2万人左右2023年:“3+证书”考生17万左右,录取12.3万人左右
变化前
2021年前,原有些地方性院校由于地方财政支持较大,每年招生偏向于招收本地生源,形成本地分数线和本地以外分数线两条相差较大的分数线,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假设招收100人,深圳市内投档最低分262分,深圳市外投档最低分343分,深圳以外考生相对高分。

比如2016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只要200就可以上了

2021年起,全面取消分区域单独招生计划,取消区域计划后只有一条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