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证书作文题目主要以社会现象类、社会发展类、爱国相关类、个人发展类、辩证对比类这五大主题展开命题,尤其是社会现象(时评方向)。而一般这种大型考试,写作内容往往也都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
同学们要重视社会时事热点,将自己的生活与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相关联。文章要有现实意义,既要结合材料,也要联系实际,积极地、主动地进行复杂的、创造性的表达。要“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
赶紧提前关注吧~
01
新质生产力
”
精选时评段落
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
九派新闻 秦川
新质生产力是对现有生产力的一次整体跃升,是我们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我国历史上曾“失去二百年”。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大概是100年时间,是工业革命发轫和蓬勃发展的时期;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大概又是100年时间,在西方坚船利炮攻击下,我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失去的这200年,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是,走过沉重的历史,我们再也不能失去了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科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们必须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
02
双向奔赴
”
精选时评段落
踔厉奋发,时代与青年“双向奔赴”
与时代“双向奔赴”,奋斗诠释“青年行”。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当代青年矢志奋斗,与时代同向同行。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关于青年群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展现了青年在新时代迸发出的青春激情。“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新时代青年奋斗的足迹遍布脱贫攻坚、奥运赛场、科技创新、抢险现场等地。“天眼”探空、“蛟龙”探海、粒子“探微”,青年们带着创新与梦想奔赴星辰大海。“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他们在实践中经受历炼,增强本领,在时代大潮中书写着奋斗精彩。
03
人工智能大模型 ”
精选时评段落
超八成受访大学生曾使用AI工具,
不可逆转的趋势已经到来
现在想提出一个成熟的方向,其实并不容易。未来或许人人都是理想国里的哲学家,思考玄学问题;也有可能变成阳明先生口中所谓“人人皆是圣人”,每个人都追求道德层面的自我整体性。但无论如何,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已经到来,人们的生存形态可能会发生某种质变。
作文
适用论题:
①科技就是生产力,谁掌握前沿科技谁就能把握主动权;(ChatGPT将会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并节约人力成本)
②科技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观望等待犹豫要不得,跟上或挖掘机会才是正道)
③未来已来,将至已至;(AI时代已经开启,拥抱新时代;要重点关注此题)
④可“养成”的人工智能像婴儿一样学习成长,最终成为巨人;(深度学习让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最终引发新的革命)
⑤技术的进步不能取代人类智慧带来的创造力
⑥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开辟了探索未来世界的新通道,另一方面也冲击了现有的部分行业的发展)
04
村超 ”
精选时评段落
乡村赛事“上新”了!这次是“村超”
如今,全国各地的乡村体育赛事相继推出,从宁夏西海固的乡村篮球赛到江苏徐州的足球“村界杯”,不同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硕果,在体育赛场上得以缤纷呈现。就在前两天,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将在全国设立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个赛区,分赛区开展省级代表队比赛,最终在贵州台江举办首届全国“村BA”决赛。当乡村体育赛事的规模不断扩大,将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也希望这份乡土味道和体育热情继续火热下去。
作文素材
“村BA”的精彩画面还历历在目,“村超”的哨声再次吹响。两者相同的特点是接地气:参与者都是当地群众,奖品都是当地特色农产品,观众覆盖各年龄段。(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也要看到,“村超”的成功,并非是对前者的简单复刻,而是因地制宜,以广受当地群众喜爱的足球运动为载体,并将榕江的民俗文化、特色风情融入其中。
选择足球赛事,得益于榕江浓郁的足球运动氛围。早在上世纪90年代,榕江群众就自发组织在露天球场比赛,条件虽简陋,但大家踢得不亦乐乎。如今,榕江全县拥有14块标准足球场,注册球队35支,球员上千人。植根于深厚的足球土壤,“村超”的推出便也水到渠成。
“村超”,是一场场足球赛,又不仅仅是足球赛。草地上,高超球技、精彩对决展现出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赛事之余,“村超”也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人文风貌的展示舞台。比赛中场休息期间,侗家姑娘唱响侗族大歌,苗家姑娘翩翩起舞,榕江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透过绿茵场,特色文化成为榕江的又一张新名片:芦笙舞、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着榕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糯米饭、腌鱼、卷粉等当地特色美食,在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中,诉说着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乡村体育赛事丰富了当地群众的休闲生活,也通过网络感染着更多“场外人”。搭建起运动的舞台,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主角。在“村超”赛场上,做出“彩虹过人”等动作、打出“世界波”进球的球员,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在生活中是司机、木匠、教师等,而站上赛场,就是奋力拼搏的球员。也正是这种对足球的热爱,打动了更多人,让“村超”走红网络。在奔跑和拼抢中,场上的球员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网上网下的观众也被这样的热爱与激情感染,沉浸其中一起享受体育的活力、文化的魅力。
如今,我国许多地方的乡村体育赛事相继推出,从宁夏西海固的乡村篮球赛到江苏徐州的足球“村界杯”,不同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硕果,在体育赛场上得以缤纷呈现。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将在全国设立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个赛区,分赛区开展省级代表队比赛,最终在贵州台江举办首届全国“村BA”决赛。相信,乡村体育赛事的规模不断扩大,将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也希望这份体育热情继续火热下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精彩的文体活动、更丰厚的精神滋养。
05
特种兵式旅游 ”
精选时评段落
“特种兵式旅游”的年轻人,奏起浪漫与现实的交响
也有人质疑:“这样的旅行真的有意义吗?”甚至有人直言“这届年轻人不懂旅行” ,这样的担心与质疑其实大可不必。或许匆忙赶路般的旅行真的无法深切感受一座城市与一处名胜的气质和底蕴,但也可以兑现行走远方的激情与探索世界的渴望,即使步履匆匆,也能起到增长见识、拓展视野的意义,毕竟摄入营养的方式不只有细嚼慢咽。在当下的时间条件与物质条件下,精致舒缓的慢节奏旅行或许并不适合他们,“特种兵式旅游”看似匆忙果敢,却折射着青春愿景的软着陆,是年轻人们与世界的温柔相处。
写作角度
角度一:开阔视野,行万里路 角度二:助力国民经济欣欣向荣 角度三:正确取舍,辩证思索 角度四:拒绝盲目跟风,收获旅行意义
06
显眼包” ”
精选时评段落
在内卷高压下,张扬显摆的解压人生
在这个内卷高压的时代,我们似乎都在寻找一种方式来释放压力,来宣泄心中的情感。而“显眼包”这个词,似乎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那些张扬显摆,不合时宜地爱出风头的人和事物,似乎在无意间成为了我们心中的一种寄托,一种解压的方式。
“显眼包”的人生,或许有些另类,有些张扬,但却充满了活力,充满了色彩。他们的人生,是充满解压的人生,是充满个性的人生。他们的人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学习的人生。
07
搭子 ”
精选时评段落
我们为何需要一次“恰到好处的陪伴”
08
多巴胺×× ”
精选时评段落
慎拿“多巴胺”当治愈心灵的解药
“多巴胺”走红网络,核心是人们内心对“治愈”的渴望。
然而,一味把“多巴胺”代表的轻松感当作治愈生活的解药,实则隐含着对困难和压力的逃避。如此“向往”,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与成熟,而只会令人对“逃避”上瘾。
有了“多巴胺”就意味着快乐吗?未必。
09
情绪价值 ”
精选时评段落
年轻人网购“情绪”,也是一种精神疗愈
有机构曾经发布预测,到2025年,疗愈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美元。所谓疗愈经济,既包括品茗、冥想,也包括花钱购买情绪,购买一种正向的心理暗示。这是一种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之下,人们解压的一种方式。这是个好现象,人们放过了自我,不再垂头丧气地自责,而是雇一个人,对自己好言宽慰,或是当头棒喝。
由外界带来的心理暗示,确实可以产生非常具体的效果。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个学校随机抽取了一批老师和学生,对他们说“你们是我选出来最优秀的老师和学生”。暗示对老师和学生都产生了巨大的效果,老师教得更投入,学生的成绩也提高了。
从几分到几元不等的标价决定了这种作用没那么直接和明显,不必抱有太高期待。买一个“爱因斯坦的脑子”简单,但“像爱因斯坦一样勤奋”就难了,仅靠美好的期待显然无法达成。生活中的难题,外力能帮点忙,最根本的解决办法,终究得靠自己。当人们购买了疗愈产品,关键还是“配合治疗”,夺回生活里的“主体性”,以更强大的内心、更从容的姿态,去迎接挑战。
10
质疑××,理解××,成为×× ”
精选时评段落
“质疑”“理解”“成为”:成年人的现实生活,殊途同归?
用某种角色或形象代入,可以营造出一种“避风港”,我们不必在意现实的评判和道德审判,只需借助这些形象自由地将自己不能“正确”的一面表现出来,且无需顾虑后果。也许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那么多形象中,许多人唯爱会“发疯”的角色。在现实中严格遵守各种规范,在诸多规则的束缚中努力满足他人的期待,因此哪怕是在网上也想借着这些角色自由抒发甚至“发疯”。
显然,这种“成为”或者说对角色的某种认同与社会学定义中的认同有所不同。在社会学语境中,角色认同是指个体在各种社会情境中选择符合自己与该情境的角色。作为个体的我们,每一次的选择实际上都是在理解各种角色所包含和需要满足的角色期待后,依据不同的社会情境,采取适当有利的行为。正如社会心理学家S·史泰克所言,我们的每一次选择其实在受角色认同的显要性程度影响。也即,我们对角色的认同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做出符合该角色的行为。在这一语境中的角色其实是指我们的社会角色,我们的自我认同正是受社会角色影响。
但是,网络世界中的角色认同与现实并不相同,网络中的角色常常被认为是由我们自己塑造的,我们可以依照喜好决定网络形象的性别、年龄、职业,这也注定了网络形象可以与现实形象毫不相干。
这一前提下,“成为”背后的身份认同就显得极为有趣。
“质疑”“理解”“成为”显然意味着能够认可、理解且接纳这一形象的形式逻辑,并选择与这一形象建立某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与我们的现实角色、责任无关,而是由情感偏好决定。换言之,我们在用这种句式表达的正是情感偏好影响下的自我,这种身份认同的起点与最终落脚点,始终都是情感表达。
在记叙文中的素材和议论文中的例证中,同学们都可以贴切地使用和引用以上社会热点,提炼论点或作为论据,给自己的文章添砖加瓦,最后达到主题升华的效果。
如对“3+证书”有任何疑问,可以扫下方的二维码添加老师的微信进行咨询噢~致尚升本zssbjy.com聚焦于成人学历提升培训(高职高考、专插本、高考复读等),秉承“做好课程做好老师、做好服务”的价值主张,通过科学的管理、雄厚的师资力量、别具一格的教学特色,先后帮助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圆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