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交互媒体设计与应用》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10676)
目录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Ⅱ 考核目标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 题型举例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交互媒体设计与应用”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专业考试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科学技术和人文艺术基本素养能力交叉融合培养出发,讲授文化产业创新的前沿动态和多维度的新媒 体互动设计知识。课程涵盖交互媒体设计特点与规律、设计方式与方法,以及交互媒体的应用创新等内容。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新媒体文化艺术与技术美学的认识和素质,培养学生具备交互媒体实际项目设 计、规划与制作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交互媒体设计与应用”是一门以设计理念的传达为主,同时兼备实践,强调用新的交互媒体技术在应用领域 的创新与探索。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考生通过自学、上机实践等方式掌握交互媒体设计的基础理论、设计原 则及方法,掌握各种媒体的基本处理技术,结合新媒体作品设计,培养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并发挥想象 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新媒体设计概况及基本常识。
2.了解交互媒体设计原理与流程。
3.熟练掌握移动媒体创意设计。
4.熟练掌握互动媒体与移动媒体的交融。
5.熟练掌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文化交融。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本课程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网络基础知识,因此本课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媒体基础” 等课程为先导课。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交互媒体的概念、类型,实现交互互动的方式和平台,多媒体系统创作工作及多媒体信息处理 技术等。难点是在设计中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融合。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是“交互媒体设计与应用”课程的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本课程的考试范围以本考试 大纲所限定的内容为准。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 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交互媒体设计与应用”课程中有关知识点的概念性内容(如教材中给出的基 本定义、概念、设计原则、步骤方法、限定规则和特点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 选择和判断。
领会:要求考生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够领悟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熟悉各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够根 据相关知识点的特性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应用: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多媒体交互设计的艺术理论、认识心理、视觉辨析等基础理论进行内容设计、交互设 计、视觉表现设计,能完成完整的实际可用的多媒体交互设计作品。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新媒体设计发展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文化创意的概念;
2.了角解新媒体文化;
3.了角解新媒体创意经济的特征;
4.了角解新媒体跨界融合的审美转换。
二、课程内容
1.1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媒体设计教育
1.2新媒体文化
1.3新媒体创意经济特征
1.4超常跨界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媒体设计教育
识记:文化创意;新媒体设计教育内容。
(二)新媒体文化
识记:技术与艺术互动;视听媒体。
(三)新媒体创意经济特征
识记:注意力经济;体验式经济。
(四)超常跨界应用
识记:新媒体跨界融合的审美转换;审美消费多元化。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新媒体文化与新媒体创意经济特征。
本章的难点:超常跨界应用。
互动媒体设计艺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互动创意设计的概念;
⒉掌握流媒体审美特征;
3.掌握基于浏览器的互动设计原则;
4.掌握非基于浏览器的互动设计特点。
二、课程内容
2.1数字互动设计艺术教育内容
2.2基于浏览器的互动设计
2.3非基于浏览器的互动设计
2.4应用开发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数字互动设计艺术教育内容
识记:数字互动设计艺术教育内容。
领会:创意基本准则。
(二)基于浏览器的互动设计
识记:界面设计精准化;图文编排功能化;操作可视化;按键随性化。
应用:使用程序模块化。
(三)非基于浏览器的互动设计
识记:设计形式的创新性;界面互动可创性。
(四)应用开发
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游戏界面设计。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互动设计原则。
本章的难点:应用开发。
移动媒体创意设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动漫美学概念;
2.掌握动漫美学的教育学科;
3.掌握动画文本图像化;
4.掌握影音媒体的商品属性。
二、课程内容
3.1影分见动漫媒体文化
3.2影音媒体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影视动漫媒体文化
识记:动漫美学的概念。
领会:动漫美学的教育学科。
应用:动画文本图像化。
(二)影音媒体
识记:影音媒体的商品属性。
应用:影音内容的创意与制作。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影视动漫媒体文化;影音媒体的商品属性。
本章的难点:影音内容的创意与制作。
互动媒体与移动媒体的交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物联网的概念;
⒉.熟悉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成就;
3.掌握电商互动美学;
4.掌握合网页互动设计;
5.了解媒体创意产业的基本特征。
二、课程内容
4.1物联网
4.2体验互动价值的认同
4.3网页互动设计
4.4衍生(周边)产品与附加值
4.5传播与推广
4.6社交网络市场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物联网
识记:物联网的概念。
领会:物联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体验互动价值的认同
识记:电子商务。
领会:电商互动美学。
(三)网页互动设计
领会:体验用户;体验商品。
应用:体验设计,体验创意。
(四)衍生(周边)产品与附加值
领会:华语文创展示设计。
(五)传播与推广
识记:传播教育。
领会:传媒道德准则。
(六)社交网络市场
识记:社交教育网络。
领会:媒体创意市场研究热点;媒体创意产业的基本特征。
应用:媒体创意设计的显著特征。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电商互动美学;传媒道德准则。
本章的难点:网页互动设计。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文化融合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角晖新媒体文化与艺术品收藏的关系;
⒉掌握数字艺术设计在水墨画创作的应用;
3.掌握数字媒介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
4.掌握数字创新在包装艺术中的应用;
5.掌握多介质表现数字摄影。
二、课程内容
5.1新媒体文化提升艺术品收藏价值
5.2水墨画与纤维数字艺术设计
5.3插画设计与数字媒介
5.4包装艺术与数字创新
5.5全介质数字技术创新与传统艺术
5.6数字摄影与表现介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新媒体文化提升艺术品收藏价值
识记:百幅唐卡的艺术原则、艺术品标准及创新成果。
领会:百幅唐卡的创新点及超文化价值。
(二)水墨画与纤维数字艺术设计
应用:绘画与纤维创意设计。
(三)插画设计与数字媒介
识记:纤维堆绣插画;绘本插画。
(四)包装艺术与数字创新
应用:华语包装设计创意。
(五)全介质数字技术创新与传统艺术
识记:全介质媒材与传统手工艺。
领会:全介质创意设计与复合工艺。
(六)数字摄影与表现介质
领会:数亨影像创意求异化。
应用:数字影像输出多元化。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数字艺术设计在水墨画创作的应用;数字媒介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
本章的难点:数字创新在包装艺术中的应用;多介质表现数字摄影。
Ⅳ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交互媒体设计与应用”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给出了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还包括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定体现。
三、关于自学教材
《新媒体互动设计教程》,丘星星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本教材的“第3章第2节、第4章第2节及第6章”内容考生可根据个人能力与兴趣自学,不纳入考核范围。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成人学习的个性化特点,建议业余自学时间不低于64个学时。
建议学习本课程时注意以下几点:
1.在学习本课程教材之前,应先仔细阅读本大纲,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熟知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在学习本课程时,能紧紧围绕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自学每一章的教材之前,先阅读本大纲中对应章节的学习目的与要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以使在自学时做到心中有数。
3.把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首先,要弄懂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其次,要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联系实际解决有关实际问题。重点是要深刻领会教材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交互媒体设计与应用的目的是理解并掌握互动媒体设计的基础知识和设计原理,并应用各种工具软件制作多种类型的新媒体作品,上机实践是学习互动设计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求考生加强上机实践,提升应用信息技术技育和水平。
5.在生活和工作中也需多注意观察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信息的设计特点,并在实践练习中借鉴学习。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对担任本课程自学助学的任课教师和自学助学单位提出以下几条基本要求。
1.熟知本课程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熟悉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
2.辅导教学以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删减内容,以免偏离大纲。
3.辅导还要注意突出重点,要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
4.助学者在辅导时应帮助自学者梳理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之间的关系,在他们全面掌握全部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引导考生全面地认识“新媒体”互动设计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方式,使其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新媒体的诸多研究方向和话题,从而更好地将艺术创作与新技术有机融合。
5.辅导要为考生提供足够多的上机实践机会,注意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上机实践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
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三个认知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⒉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予以体现。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核,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60分及格。考试时只允许携带笔、橡皮和尺,答卷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不应命制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目,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命制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30%,领会占40%,应用占3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都有不同难度的试题。
6.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后的4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除了角色设计外,()体现一款游戏的特色意境,场景设计的虚拟艺术风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游戏场景
B.人设
C.人物
D.背景
二、名词解释
1、物联网
三、简答题
1.新媒体设计教育内容涵盖哪些领域?与创意产业的关系如何?
四、论述题
1.基于浏览器设计形式特点,举例说明“模块化”在设计应用中的作用。
广东自考《交互媒体设计与应用》课程考试大纲(10676)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同学们对于广东自考相关问题还有疑问,可以添加老师咨询~致尚升本www.zssbjy.com 聚焦于成人学历提升培训(高职高考专插本、高考复读等),秉承“做好课程做好老师、做好服务”的价值主张,通过科学的管理、雄厚的师资力量、别具一格的教学特色,先后帮助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圆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