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同学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
大家对重考的看法也都不一样,
也有部分师兄师姐现身说法↓↓↓
@网友:“人生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胸怀大志,却又虚度光阴。”
重考这一年比我想象中的要快许多。每天都提醒自己要努力,要把握命题规律;每天都提醒自己自律,真的就需要很大的意志力。
@网友:“所有的路并不是一开始就无比艰难,最大的考验总是在后面的坚持。”
大冬天每天挣扎着5点爬起来去早读。戒掉手机不难,难的是当你在一两次考试的失利后、在排位考成绩公布发现原来成绩比你要差的同学排到了你前面时,你仍然可以跟自己说:这不代表什么,我下一次可以考得更好,最重要的是我高考一定会考得很好。
对于24届中职生来说,小编建议在这个阶段千万不能有重考的念头,而是要专心备考!
重考的形势分析
参考近几年的3+证书报考情况,可见现在中职生的升学意向越来越强烈,重考的同学必须要知道的数据是,3+证书的报考人数正在以每年约3-4万人的幅度递增↓
除了考生人数之外,还值得注意到是,每一年3+证书的录取难度还受招生计划的影响。招生计划减少就会造成狼多肉少的局面。
从近年的录取情况来看,虽然每一年的招生计划都有所上涨,但是同样的考生人数也在飙升,所以整体的招录形势还是较为严峻,最后竞争难度也较大。
对于部分重考的同学来说,尤其是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同学,因为没有在学校上课,独自备考的难度会较大,所以部分考生都会选择线下的辅导机构,或者是线上3+证书课程来辅助备考,这需要投入一笔额外的学习费用。
同学们选择重考的理由有很多,有发挥失常不甘心的,有休学实在跟不上进度的,有名校情结的,有大学上到一半退学的......总的来说,这类考生都认为自己值得拥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对于想要选择重考的同学来说,大概率是对自己目前现状的不满意,以及对自己有更高的目标要求,当决定重考的时候,相对来说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规划,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上会更强,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
重考,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但无论利弊都是未知的。同学们无论想要做什么选择都不必感到焦虑,反正一无所有,不会比现在更差了。
同学们应该冲刺明年3+证书考试,并且考完之后依旧填报志愿,先看一下自己是否能够被录取,在录取结果出来之后,再思考这个录取结果是否满意,最后再决定是否重考,这样才是稳妥的选择,而不是现阶段就想着重考!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考生在今年就已经是重考,这类考生的危机感应该要更强,因为已经是二战了,再不抓住这次机会就要面临三战、四战......如果因为自己的备考时间比别人长一年而自负,最后导致录取不满意那就是得不偿失,这类考生更不要想着重考了!
考生们现应如何备考?
重考需要强大的心态,而如果你此时都不能直面失败,又怎么能重考取得好的成绩呢?部分考生甚至会有因为一次两次的考试失败而应激障碍。比如某考生在模拟考试中数学发挥失利,之后反而更不敢直面数学,或者内心排斥数学,这样成绩自然难以提高,所以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哦不断磨练自己的强硬心态,增强自信心。
要想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个小时的沉淀。但真的只要沉淀足够长的时间就一定能成功吗?不要以为重考1年就一定能考上!
如果每天只是做一些“简单的重复”,哪怕你再怎么勤奋,“一万小时定律”也不会自动生效。如果你不具有思维破局能力,在时代的跌宕起伏、行业的快速迭代中,你还会陷入“贫穷的死循环”,这样你将遭遇“一万小时贫穷定律”。
炒了10000小时的菜就能当餐厅老板吗?
开了10000小时的出租车就能成为赛车手吗?
做了10000小时的题目就一定能考上双一流吗?
关键是要找到“破局点”和“极限点”,一方面你要熟知自己学习上的优势,比如:逻辑思维很强、背诵能力很强、理解能力很强等等;另一方面你要知悉自己的极限,比如:身体状态欠佳、学习条件有限、理性思维欠缺等等。
都能获得理想的成绩!
更多相关的内容,请继续关注致尚升本网站(www.zssbjy.com ),需要了解广东3+证书(高职高考)相关的资讯,例如广东3+证书(高职高考)报名考试时间、招生专业录取分数线、复习备考资料等,可以扫下方的二维码添加老师咨询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