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很多省份都在调整高校学费。安徽、河南、山东、陕西、辽宁等省份就官宣高校学费将上涨,幅度多在20%-35%之间。广东呢?
4月17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上海市优化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形成机制听证会,听取社会各方对方案的意见建议。本次优化形成机制范围为本市公办高校本科和专科教育,内容为优化学科分类收费政策、调整学费收费标准等。学费调整实行“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即本市公办高校2023年起新招录的学生执行新收费政策,此前入学的在校学生仍执行原收费政策。听证会上,参加人审阅了优化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形成机制方案和公办高校本专科教育培养成本监审报告,并提出了意见建议。参加人对方案总体表示支持,认为现行学费标准已实施20多年,目前高等教育教学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办学成本、社会需求都发生了变化,对现行收费政策进行优化,有利于推动本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批准,2000年,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市教委制定了本市普通高等院校学费标准。其中,一般专业学费标准最高不超过5000元/生·学年,特殊(热门)专业经批准最高可上浮30%;艺术类院校学费标准最高不超过10000元/生·学年。听证会后,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市教委、市财政局综合听证会意见,对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经履行相关程序后实施。根据此前公布的《上海市优化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形成机制方案》,本次优化形成机制范围为本市公办高校本科和专科教育,不包括研究生、高职教育等。取消原一般专业、热门专业分类收费政策。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学科门类归并为“文科类、理工体类、医学类、艺术类”等四大类,进行分类收费。其中,文科类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工体类包括:理学、工学、农学、体育学。文科类基准学费标准最高不超过6500元/生·学年,理工体类基准学费标准最高不超过7000元/生·学年,医学类基准学费标准最高不超过7400元/生·学年,艺术类基准学费标准最高不超过13000元/生·学年。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费标准可在基准学费标准基础上,上浮不超过10%。政策实施后,学费收入将有所增长,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科建设能力,有利于本市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政策实施后,公办高校本专科平均学费标准由5420元/生·学年调整至7215元/生·学年,调幅约33%。新生学费支出有所增加,每生每学年学费(两个学期)平均多支出约为1795元。以上内容是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上海市优化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形成机制听证会的相关内容,广东省暂时没有涨学费的通知!
